每周微党课|绿水青山的时代宣示
第 81 讲
开幕式上以“不点火”代替“点燃”、以“微火”取代熊熊大火,首钢工业遗产化身“雪飞天”,3大赛区26座场馆实现100%绿色供电,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成为全球首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大道速滑馆……在报道北京2022年冬奥会时,“绿色”成为媒体使用最多的关键词之一。
北京冬奥会,绿水青山的时代宣示。从赛场外的蓝天白云、洁白冰雪到赛场内的资源节约、低碳环保,从场馆建设到赛后利用,北京冬奥会生动诠释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“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世界看到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,近距离触摸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。
党课第八十一讲,让我们一同从“冬奥盛会”中感悟绿水青山的时代宣示!
2月4日晚,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。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。
绿色办奥向世界提供“中国方案”
筹办北京冬奥会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色,“要坚持绿色办奥,提升全社会环保意识,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,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筹办工作始终。”
绿色办奥,就要坚持生态优先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,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。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,北京、张家口乃至全国都在打一场“蓝天保卫战”。自2013年以来,冬奥会赛区及周边区域加快推进产业、能源、运输结构调整,全面治理大气污染。北京2021年细颗粒物(PM2.5)浓度为33微克/立方米,优良天数增加到288天,占全年的78.9%。联合国环境署高度评价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,认为创造了特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北京奇迹,为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。
2月4日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国家速滑馆,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,北京冬奥村(冬残奥村),北京冬奥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,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,实地了解北京2022年冬奥会、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情况。
“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,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,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,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,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。
“雪游龙”完美融入小海陀山的崇山峻岭,“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”,低碳场馆、低碳能源、低碳交通、低碳办公,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,已经成为美丽中国的实践典范,留下了丰富、宝贵的可持续性奥运遗产。
在北京延庆中心城区,外形寓意“天圆地方”的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静静矗立在妫水河畔。
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给予高度评价:“北京冬奥会正在兑现碳中和办赛承诺。”英国《自然》杂志近日发文,专题介绍了北京冬奥会是如何实现碳中和的,并称赞了北京为大幅减少碳排放所做的努力。
绿色可持续,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发展的需要,也是国际奥委会希望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向国际社会发出的号召。五棵松体育中心可在6小时内完成冰场和篮球场之间的转换;“水冰转换”过后,国家游泳中心由“水立方”变身“冰立方”;北京冬奥村赛后转型为人才公寓……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,北京冬奥组委采取了多项举措,降低碳排放、保护环境,兑现了北京冬奥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承诺。
2月4日晚,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。这是主火炬。新华社记者杨磊摄。
世界看到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
通过北京冬奥会这扇窗户,世界看到了中国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。英国广播公司(BBC)评论,“中国正在以比任何其他国家更快的速度变得更加绿色。”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五年规划,制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,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、开创性、长远性工作,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,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、转折性、全局性变化。
深入实施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,全面打响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;出台环境保护法、环境保护税法等法律,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;推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、资源利用上线……生态环境的短板正在补上,阻碍绿色发展的体制和制度坚冰正在消融,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。
北京冬奥村(冬残奥村)光伏发电现场 胡庆明摄(资料图片)
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中国以“双碳”为抓手,开始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变革。积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“1+N”政策体系;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;各地把绿色低碳、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词;广大民众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……华夏大地奏响绿色发展的时代乐章。
面对全球性危机,中国胸怀天下,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支持者、积极实践者、重要引领者。从推动达成气候变化《巴黎协定》到全面履行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,从大力推进绿色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到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,中国一直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砥砺前行。
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果,给其他国家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。日本《日经亚洲评论》刊文称,近年来,中国接连宣布的各项举措,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雄心和决心,极大提振了全球气候治理的信心。
昭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
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
“历史会镌刻下这一笔,世界将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。”2022年1月4日,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一个月时,习近平总书记专题调研冬奥会、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。
当全世界运动健儿和友好人士相聚北京,当精彩、非凡、卓越的奥运盛况传遍全球,北京冬奥会不仅让世界看到阳光、富强、开放的中国,更展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。
“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,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,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。”“走老路,去消耗资源,去污染环境,难以为继!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,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,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。
2月20日晚,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。这是志愿者入场。“学习强国”记者 刘鹏摄。
END
精彩纷呈的冬奥时间已落下帷幕,但绿色低碳理念将在神州大地一直延续、引领发展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,中国人民正以久久为功的精神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,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,一定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家园,也必将以一起向未来的中国担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。
每周微党课 | 习近平总书记的202“1”
红色家乡行|传承红色基因,践行初心使命
青春正热血|助力冬奥,我院学子展风采
图:学习强国
文:摘编自求是网
编辑:叶葳
责编:袁子文 罗晓晓
一审一校:余希田
二审二校:占紫薇 陈义忠
三审三校:郝海旺
长按二维码
关注景德镇学院
马克思主义学院领风者
更多精彩属于你